close

DSC07887  

 這次很開心能有機會到光復國小進行參訪,並在許淑玲老師的班上觀課,也學習了很多,下面就分為三部分來闡述我的想法:

一、觀察技巧介紹

    觀察技巧主要是為了能給予授課教師教學上的回饋與反思,讓課程改進有所依據,並在臨床視導方面對教師提供幫助;而在課本中所提到的「在工作中」觀察技巧,原是以錄影拍照方式記錄,後發展為座位表模式,更易於記錄。

    在這一次光復國小的班級觀察當中,我們觀察了兩節課,第一節為國語,第二節為數學,除了按照課本上所預定的步驟作紀錄之外,針對這項觀察技巧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學生受到影響:在觀察的過程當中,發現可能由於我們是外來者,學生較不熟悉,故在課程中會不時看向我們,老師也提到學生多少有因我們在現場而較受到牽制;這點讓我思索如果要進行在工作中的觀察方法,可否用雙教室當場錄影連線的方式作紀錄代替,或許可省去學生面對觀察者較為受制的狀況發生。

(二)觀察者主觀想法:今天觀察的是二年級的小孩,情緒較易顯露在臉上,如果今天是較為高年級的孩子,此種觀察技巧還會發生效用嗎?會這麼說,是因為在觀察中,我們會依照孩子的行為舉止及表情判斷是否在工作中,但有時孩子面無表情時,到底是否有專注在課程上,或許就會多少加入觀察的主觀想法了,所以我認為觀察者一定要在課前課後與教學者討論觀察狀況,才不會在這部分造成誤會。

(三)回饋會議的重要:今日我們觀察並沒有舉行回饋會議,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但針對教學者在教學上的優點以及我們所觀察到的事實都有給予老師回饋,我想不僅是在工作中的觀察技巧需要,觀察前後都要有回饋及說明的機會,才能讓觀察技巧發揮他真正的效用。

 

二、自己的觀察紀錄(事實+分析)

    根據這一次的觀察記錄,先寫出觀察到的事實部分,在事實下方加上我的分析說明。

(一)國語課

  1. 1.    (事實)老師整節課都站在講台上進行教學。

   (分析)如果老師能多進行教室走動管理,位置後方的學生上課會更加專注。

  1. 2.    (事實)根據觀察數據,全班學生約有70%的投入狀況。

   (分析)老師上課步驟相當明確,提問時也有充足的候答時間以及盡量讓學生

   發表,所以看得出學生都很喜歡發言。

(二)數學課

1. (事實)老師在進行比較大小操作時,用口頭敘述方式講解。

   (分析)觀察時會發現可能是因為操作的圖形太小,所以後方學生比較不易了

   解,在後面自行操作時也較為緩慢;老師如果能用較大的圖形示範,教學效

   果會更好。

2. (事實)根據觀察數據,數學課投入狀況大約60%。

   (分析)數學課程如果有部分時間沒有專心聽講,可能就比較難投入課程,加

   上老師的走動不足,大部分仍在講臺講解,故學生投入狀況較國語課易分心。

 

三、省思:這樣的觀察技巧,對老師專業、教學技巧、班級經營等,有何幫助?

    今天觀察了老師兩節課的教學,就有效教學的指標來說,這種觀察技巧給予了許多幫助,分述如下:

    在老師專業部分,教師情緒控制相當重要,曾經有人說過,情緒管理對教師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什麼樣的老師便會帶出什麼樣的班級、什麼樣的班級氣氛,所以教師在情緒的控制面要相當用心,這也是教師專業的部分,觀察學生投入狀況也觀察學生情緒部分,也牽涉到老師情緒管理,可謂一舉數得,藉由旁觀者的立場來檢視自己。

    在教學技巧方面,經驗豐富的許老師,教學流暢且精於控制教學節奏,透過這種觀察技巧就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現場的教室走動是不足夠的,如果能因此改進,會使教學更加有效。

    在班級經營方面,在此種觀察技巧的觀前會議中,便會對學生的狀況有些許的了解,老師可以透過觀察的觀察結果檢視自己是否對學生上課情形掌握良好,等於是雙重檢視;而在觀後回饋中,老師或許也可以從觀察者的觀察中,發現一些上課不易發現的狀況,進行了解及改善,讓班級經營更臻順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cher Sandy  的頭像
    Teacher Sandy

    孟穎的學習與成長

    Teacher S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